家本来是我们每个人温馨的港湾,但主要是因为家暴的存在,让这个温馨的港湾变成了多少人的噩梦。
面对家暴,我们决不能原谅,除非你做好了下次他打你的时候,你跪着挨揍的准备。
虽然,针对家庭暴力,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法律措施来保障受害者免遭家庭暴力的危害。但是每年仍有约15.8万人因家庭暴力而自杀。
可能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丈夫竞踩在尿上滑倒了,妻子看准时机,最终成受害者变成了杀人凶手。
很快,李晓丽就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父母变又擅自做主安排李晓丽早早嫁人了。
李晓丽从小已经习惯了父母这种命令式的安排,所以,这次面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她还是选了逆来顺受。
李晓丽的结婚对象名叫李军,比李晓丽大了5岁,这是李晓丽在结婚之前对自己丈夫的唯一认知。
在刚刚结婚时,李军对李晓丽是比较疼爱的,所以婚后不久他们就生育了3个孩子。
李晓丽本认为自身的日子能这么平静地过下去,但是没有想到丈夫却突然像变了一个人。
随着三个孩子年纪逐渐增大,李军感觉生活上的压力慢慢的变大,就逐渐变得开始酗酒,喝醉了之后就对李晓丽非打即骂。
无奈,李晓丽只能寄希望于公婆,想让他们能帮忙劝解一下李军。但是,李军不但不听劝,反而要转身去打公婆,公婆见状也不敢再说什么。
李晓丽也跟自己的父母寻求过帮助,但是他们都觉得肯定是自己的女儿做的不够好,还劝女儿为了孩子忍一忍。
李晓丽无奈只能选择忍,他觉得丈夫不可能一直这样,总有一天他会变回原来那个体贴的丈夫。
李军这次喝的比以往更多,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之后,看到了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李晓丽。
李军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对李晓丽破口大骂,说李晓丽是个丧门星,自打她一进门,自己现在干啥都不顺,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
李晓丽被扇在地上,顿时觉得眼冒金星,耳朵嗡嗡作响。还没等她缓过来,李军又一脚踹在了她的胸口上。
李晓丽只觉得胸口一阵疼,好像五脏六腑都碎了一般,只能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但是,李军却没打算就这么放过她,踹了一脚之后,他依旧是觉得不解气,又一脚一脚地朝着李晓丽的背上踢去。
李晓丽想呼救,但是嘴里感觉已经被鲜血填满了,根本张不开嘴,她觉得这次一定要被李军打死了。
突然,李晓丽只觉得一股暖流从下身流向腿部,她失禁了,尿液缓缓从腿部流淌到地上,不一会儿就汇成了一条“小河”。
口中骂骂咧咧地说着:“真是晦气,恶心了!”最后,更是一脚踢在了她的肚子上。
之后李军便挣扎着想要爬起来,但不知是刚才摔到哪了,还是酒精的麻痹作用,李军挣扎了几次也没起来。
李晓丽看着此时摔倒在地的李军,脑子里蹦出来一个可怕的念头:“这是杀死李军最好的时机!”
因为一旦李军爬起来,势必会将怒火发泄到自己身上,一会儿要是被李军打死,倒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
李晓丽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和力气,一个健步冲到了李军面前,跨坐在李军的身上,死死地掐住了他的脖子。
李军挣扎着,想要掰开李晓丽的手,但李晓丽哪能给他机会,她死死地瞪着李军,手上的力气又增加了几分。
大约过了10多分钟,看着李军逐渐停止了挣扎,李晓丽才渐渐松开了自己的手,呆坐在原地楞了几秒。
李晓丽感觉这几秒时间都静止了,她忘记了自己刚刚杀人的恐惧,只知道以后不用再挨打了。之后李晓丽便掏出手机,报了警。
挂断电话之后,李晓丽看着躺在地上的李军,突然想到,要是他还没死透怎么办,一旦他要是醒过来,自己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想到这里,李晓丽又从衣柜中逃出那条当初李军送她的红围巾,紧紧地勒住他的脖子,一直到警察来了都没敢松开。
李晓丽,看着李军脖子上的那条红围巾和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李军,突然感觉如释重负。
当看到李晓丽被警察带上手铐带走的时候,有人表现出惊愕,有人咒骂李军活该,警察听完便觉得这起案件并不是一起单纯的谋杀案。
警察局内,李晓丽听闻李军已经宣告死亡,内心没有杀人偿命的恐惧,反而非常平静,因为他知道这次终于摆脱了李军的虐待。
李晓丽对于杀害丈夫李军的事实供认不讳,按理说这起案件本该以谋杀罪结案,但是本案却有很多疑点,让法官却犯了难。
在对周围邻居做出详细的调查走访后发现,很多邻居都知道李军经常家暴李晓丽的事情。
另外,案发当晚,也的确是李军先动的手,如果李晓丽不还手的话现在躺在那里的可能就是李晓丽了。
很快,这起案件就在网上引起了轩然,有些人认为,李晓丽就是蛇蝎毒妇,竟然将自己的丈夫活活掐死。
李晓丽的律师将李晓丽长期遭受家暴的证据摆在众人面前,虽然案发当晚将丈夫杀死,但是能算得上是正当防卫,应该得到宽大处理。
但是,检察官却认为李晓丽属于蓄意谋杀,因为在李晓丽有过两次掐死丈夫的举动,这已经构成蓄意谋杀了。
判处李晓丽故意杀人罪成立,但考虑到被告人长期遭受家暴,案发时内心极度恐惧,杀人行为被动。
对于这一判决,很多人认为非常合理,既考虑到了李晓丽的处境,也坚持了法律的底线和准则。
不但给了李晓丽一个重新改过自新的机会,也给那些有家暴行为的人一个重大的警示。
通过李晓丽的案件,我们认识到法律绝不会姑息家庭暴力,任何有家庭暴力行为的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同时,我们对于李晓丽这种对待家庭暴力的行为也应做出批判。绝不能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终结家庭暴力。
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身,而不是通过触犯法律来惩罚暴力者,这样只会鱼死网破。
在解决家庭暴力这条路上,我们仍就任重而道远,只有当没人将暴力作用在家人身上时,类似李晓丽的案件才不会再次发生。
最后,当我们得知有类似李晓丽这样的人时,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她或他走出困境,防止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